481 乐队的夏天-《重生文娱:光辉岁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如果要说在原地球这一辈的乐队中最能代表青春的,大概很多人的选择除了刺猬就是哪吒了。因为这两支乐队加起来就代表着蓝色天空、白色海浪,绿色青春以及胸膛里未凉的红色热血。

      如果你在原地球06到09年那一段到过BJ的Mao和D22,那你就对前面这句话就更能感同身受!

      要说这两乐队还有什么共通之处,那就是刺猬从广义上来说和哪吒是同属NoBeijing这一派。

      刺猬乐队的自评是什么?是teenagerock的乐队。为什么会是这种本不存在的音乐风格?因为他们确实无法归类……

      关于2005年之后的原地球华夏乐队历史,没有一个分类学家能来统筹归纳,因为太百花齐放了。

      05年之前的华夏摇滚是什么,基本看BJ!但05年后面的摇滚,那就不再是BJ这圈子能代表的了。

      例如乐夏第一季上的旅行团和海龟,都是桂省起家的乐队。再比如节目之外,被奉为精神领袖的滇国腰、金陵市民、SJZ人等等,都来自大江南北。

      而同样在2005年,BJ的新鲜力量也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,那就是大名鼎鼎的NoBeijing!

      在NoBeijing的潮流里,BJ新声更明显是断代的,完全新鲜的,跟之前的华夏摇滚联系稀薄,直接从新的欧美摇滚当中寻找力量。

      当然这里的新也是相对的新,他们致敬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的NoWave运动。

      06-09年间,刺猬、CarsickCars、后海大鲨鱼、Snapline、嘎调、赌鬼、怪力等众多新乐队在D22制造了无数混乱火爆的现场,开启了华夏摇滚的新篇章。

      一开始的他们甚至会放弃本土化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前期基本用英文创作。

      抽象点来说,刺猬乐队首张正式专辑NoiseHitWorld这几个单词,就能完美诠释出这场运动的气质。

      不是太熟悉刺猬的人,估计都不知道这张专辑的存在,殊不这还是一张全英文的专辑。

      具体点来说NoBeijing所指的是一场巡演,里面包含了四支乐队,每一支乐队的名字对音乐节的常客来说不比痛仰和新裤子陌生。

      他们分别是CarsickCars、Snapline、后海大鲨鱼和哪吒。虽然在这个狭义定义中没有刺猬乐队,但这并不重要!因为他们几乎是同一波人,一波来自BJ的高材生!

      CarsickCars和Snapline中,张守望、李青、李维思是北理的,陈曦是清华的。刺猬,子健是北航的,石璐是广院的。后鲨的付菡是央美的……摇滚的圈子就这么大,要找他们之前的故事,或者要找校友圈里的摇滚人,那就扯远了。

    
  CarsickCars和Snapline是两支绝对不适合来乐夏或者上其他主流舞台的乐队。

      在当时摩登天空都难成主流的环境里,实验和噪音更不存在展露的机会。只有存在于地下,那才是他们无限大的生存空间。

      后来乐夏2的时候也证明了这一点,CarsickCars和后海大鲨鱼都去了,但都没走太远。

      CarsickCars被淘汰的时候,张亚东老师也表示过惋惜:“噪音摇滚这种音乐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大家接受。”

      CarsickCars乐队生涯的最大骄傲之一,就是和SonicYouth一起演出。这件事的影响力就等同于窦唯给Radiohead暖场,崔健和TheRollingStones同台。

      放在水蓝星,那就是滚石去给Hatter当嘉宾!

      至于哪吒,这个唯一没能玩下来的乐队,却成了NoBeijing风潮里最亮眼的记忆。他们的歌更年轻,更容易传唱,也更有传奇的味道,因为青春已经在那个解散时永远的定格了。

      “别盯着太阳看,别被晃瞎了眼……”

      “我们把时间浪费了,我们把自己浪费了……”

      这两句哪吒乐队的歌词,边浪觉得这才是乐队的夏天啊。

      在那个夏天里,蹬着自行车,仰头望着天,时不时被树荫缝隙里漏出来的阳光刺到,若无其事地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  关于那个夏天,邵宸北在《我与哪吒的时光》写道:

      “2005年的7月,这个停滞下来的乐队又开始排练了……我们决定把名字换成哪吒。于是我们在7月的某一个早晨走进了严肃的理工大,见到了李维思,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我以为他是个狂热的涅磐迷,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是耶稣锁链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