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这个问题并不算难,禅定师兄只是一时迷障,我来回答吧……” 言语间,他将武悠抛出的问题,解释的清清楚楚。 禅定菩萨松了口气,主动退回了席位上。 佛陀眼神也柔和了几分。 此乃心贤菩萨,看来有几分突破八阶、与自已一样成为牧者的可能性。 可惜这柔和的目光,并未持续多久。 武悠也不介意换了一位菩萨,顺着上一个答案,抛出令自己感觉困惑的新论点。 听到新的问题。 心贤菩萨表情一僵,眉头锁了起来。 这道题他不会啊…… 尝试解释片刻,在佛陀愈发不善的眼神中,另一位菩萨忍不住走了出来,为武悠答疑解惑。 不知不觉间,形势悄然变化。 武悠本来只是与一位菩萨讲经论佛。 论着论着,不仅一位位菩萨都参与了进来,甚至大雄宝殿之中,那些旁观的罗汉也都眉头紧锁,不时开口回答,参与讨论。 竟然形成了武悠舌战群僧之势! 佛陀脸都黑了。 这群蠢货! 这么多人一同讲经,就算驳倒了这小子,又有什么用? 脸都被你们丢尽了! 然而,几日几夜过去,比这更丢脸的事情出现了。 当武悠皱着眉头,说出困惑的问题时。 整个大雄宝殿内,鸦雀无声。 竟然再没有一个菩萨、没有一个罗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! 令佛陀心惊的是,祂一时间,竟然也想不出妥善的答案! 就在这寂静的场景里。 那位旁观了多日的顾巡天,终于开口。 “菩萨罗汉们不回答,是因为你的问题太浅显了……” “就连我这种不懂佛法的灵兽,都能回答上来。” 仅仅是三言两语。 顾巡天便解答了武悠心头的疑惑,令其恍然大悟。 一时间竟然没有了新的问题。 看到大高个终于闭嘴,菩萨罗汉们忍不住是松了口气。 只有佛陀脸色难看。 明明有驳倒所有菩萨罗汉的机会,这顾巡天却轻飘飘的揭了过去,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。 这在释放善意? 绝对不可能! 真要释放善意,他来这里做什么? 果不其然,佛陀心中的预感应验。 却见顾巡天解答疑惑后,竟是微笑转身,望向居于高座的佛陀,微微行礼。 “不过,听诸位菩萨罗汉讨论这么久,我心中也升起了几个小小的问题。” “不知世尊可否为我答疑解惑?” “……” 现在说否还来不来得及? 【武悠与众僧论经数日,再问,无人答。】 【你见状,起身答之,武悠得解,心满意足。】 【你亦求教佛陀,得其应允,提三问。】 【一问生,二问死,三问众生。】 【三问似简,实包罗万象,暗蕴乾坤。】 【佛陀默,不得解。】 【你叹之,不追问,遂求真经。】 【佛陀喜,遣你取经,入藏经宝阁,摘录数月,方得返,离灵山。】 【因天师洛相离去,巡天三问,已随灵山之事,传遍天下。】 【世人惊于武悠造诣,亦好奇困佛三问,思索其解。】 【然,巡天三问乃问佛之言。】 【洛帝、洛相、天师等解,或堂皇、或巧妙、或蕴道。】 【然,不合佛理,不符佛意,不得赞同。】 【世人之解,大多有失偏驳,难得称赞。】 【你离灵山,遂有友人拜访,好奇三问,问其解。】 【你予之解,堂皇似洛帝、巧妙似洛相、道理似天师,更合佛理,自蕴佛意。】 【友人赞之,心服口服。】 【然,你又言,此乃问心三言,并无正解,纵有回答,总有异心,难得众人赞同。】 【世人之解,纵有失偏驳,亦解其心,并无错。】 【友人惊言:既如此,何佛陀不解?】 【你摇首叹言:】 【佛陀不见心,求完美,方困于解。】 【于灵山叹之,非叹解,而叹佛。】 【佛乃觉悟者,何故困于心?】 【正如此世之僧,多困于利,不问己心,纵读经,难得义,纵学法,难成佛。】 【巡天之言,随友人离去,传遍天下。】 【世人服于解,惊其意,叹佛心。】 【皆言:此世僧,读经不读义,学法不学佛。】 【佛陀怒。】 实话说,模仿文言文去写,比大纲流还难受,写起来又慢又难又没有字数,在字数等于金钱的网文,等于费力不讨好,一小段剧情,可能就够别人写好几章了…… 遇见不合心意的还得挨骂,玻璃心都碎了。 自己写的时候挺爽,自嗨了,写完又叹气,何苦呢? 求个月票压压惊! 【复健中,若文中有错,请见谅】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