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晋皇都,热闹繁华的集市上。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。 “阿姊,夫子让我们到民间体察百姓的生活。” “你带我来这干嘛?” “不应该和赵恒他们一样,到城外的乡下去吗?” 慕子白不解的看着姐姐。 听到声音,慕子清并没有回头,一边走,一边解释道。 “我大晋的百姓,又岂止乡野之民?” “城中之民一样是大晋百姓。” “而且,赵恒他们既然去了,我们再跟过去也没什么意义。” “不妨另辟蹊径,体察城中之民。” 慕子清身穿一袭儒衫,清冷俊俏,吸引不少来往路人的目光。 说完这番话后。 她没有再理会弟弟慕子白。 来到路边卖菜老妪的面前,蹲下身子,俏脸展露笑意的问道。 “老人家,你这菜多少钱一捆?” “三文钱一捆。” “这些都是老身大早上从土里挖出来的,新鲜的很。” 看着眼前的俊俏书生,老妪颤巍巍的伸出三根手指头,同时为防止面前的读书人嫌贵,连忙赔笑的补上了一句。 慕子白听到这话。 看向地上那一大捆新鲜的野菜,有些惊讶的感叹道。 “才三文钱?好便宜啊,” 慕子白出生卫国公府,乃大晋顶级权贵。 自小锦衣玉食,就算是花钱,出入的地方也大多是用银两来结账。 铜钱他还是真没怎么用过。 而此时,慕子清懒得搭理身边的傻弟弟,继续开口问道:“老人家,这些野菜你一天大概能卖掉多少捆?” 声音响起。 卖菜老妪愣了一下。 但看着面前两人的贵公子打扮,不敢有所隐瞒,如实说道。 “大概一二十捆吧。” 老妪开口。 闻言,慕子清轻轻点头。 然后从腰间荷包中拿出半两碎银子塞到老妪手中,开口笑道。 “老人家,这些菜我都要了。” “什么?” 看着手里银子,老妪惊了一下。 随后急忙出言喊道:“老身谢过公子,但您给的实在太多了。” “老身这些菜哪值半两银子。” 半两银子就相当于五百文钱。 在老妪算来,她的这些菜全给这位公子,最多也就值七八十文钱。 正此时,慕子白的声音响起。 “老人家,您就拿着吧。” “我...兄长心善,正好今天您也可以早点收摊回去歇息。” 察觉到身边的眼神,慕子白立即改口。 而老妪听到这话。 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孙子,还有久病在床的老头,也就没再执拗。 前面开口是不想占这两位公子的便宜,但人家既然不介意,自己家也不是很阔绰,四百文钱已经快够买半石米了。 如此想着。 老妪一脸感激的看着慕子清。 “两位公子心地善良,老身感激不尽,请受老身一拜。” 说完就要行礼。 但却被眼疾手快的慕子清扶起。 “老人家,您折煞晚辈了。” “子白,墨迹什么,还不快拎着菜走,还有很多地方要逛呢。” 慕子清吩咐一句,抬步继续向前走。 闻言,慕子白有些懵逼。 啊?真要这菜啊? 还要我拿着? 慕子白看着新鲜到上面还有泥巴的菜,本能的有些抗拒。 但迫于压力,还是拎起装菜的篓子,紧跟在姐姐的身后,一路上东问问,西瞅瞅,问的大多都是些比较平常的问题。 比如货物多少钱,平常吃什么等等。 总结起来就是吃穿住行。 很快,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。 两人在皇都逛了数个时辰。 从城东一路逛到城西,中间还吃了碗面,但差点没给慕子白吐出来。 “姐,今日我方知百姓疾苦。” 回想起早上的所见所闻,走在街道上的慕子白感叹一句。 生来就在云端的他,从来没想过,有人竟然为了几文钱而整日劳累奔波,吃的东西也尽是些难以下咽的食物。 “知道就好。” “夫子让我们体察百姓。” “就是想让我们知道百姓艰难,将所自身所学用于改善百姓生活。” 慕子清开口。 虽然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,问过府上仆役,但没想到真实情况会更惨。 这些百姓,完全是在泥水里打滚。 整日辛苦劳累。 追求的也不过是温饱二字。 然而,这还是大晋皇都,城外乡野百姓过的只怕会比这更惨。 想到这。 慕子清幽幽的长吐口气。 也就在此时,身旁路过百姓的声音吸引了她的注意力。 “南市那边来了个没头发的怪人。” “说只要信啥子佛,将来死后就可以进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用再担心温饱,也不会被人欺辱,大家在那里都是平等的。” “还有这好地方?” 第(1/3)页